文章摘要: |
|
通風與空調工程的竣工驗收,是在工程施工質量得到有效監(jiān)控的前提下,施工單位通過整個分部工程的無生產(chǎn)負荷系統(tǒng)聯(lián)合試運轉與調試和觀感質量的檢查,按本規(guī)范要求將質量合格的分部工程移交建設單位的驗收過程。
12.0.5凈化空調系統(tǒng)的觀感質量檢查還應包括下列項目:
本章將通風與空調工程綜合效能測定和調整的項目和要求進行了規(guī)定,以完善整個工程的驗收。 系統(tǒng)效能測試與生產(chǎn)有聯(lián)系又有矛盾,尤其進入正式產(chǎn)品生產(chǎn)后,矛盾更為突出。為了能保證工程投資效益的正常發(fā)揮,這項工作最好在工程試運行或試生產(chǎn)階段,或正式投產(chǎn)前進行。
工程系統(tǒng)的綜合效能測定和調整的具體項目內容的選定,應由建設單位或業(yè)主根據(jù)產(chǎn)品工藝的要求進行綜合衡量為好。一般應以適用為準則,不宜提出過高的要求。在調試過程中,設計和施工單位應參與配合。 |
附錄A漏光法檢測與漏風量測試
A.1漏光法檢測
A.1.1漏光法檢測是利用光線對小孔的強穿透力,對系統(tǒng)風管嚴密程度進行檢測的方法。
A.1.2檢測應采用具有一定強度的安全光源。手持移動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帶保護罩的低壓照明燈,或其他低壓光源。
A.1.3系統(tǒng)風管漏光檢測時,光源可置于風管內側或外側,但其相對側應為暗黑環(huán)境。檢測光源應沿著被檢測接口部位與接縫作緩慢移動,在另一側進行觀察,當發(fā)現(xiàn)有光線射出,則說明查到明顯漏風處,并應做好記錄。
A.1.4對系統(tǒng)風管的檢測,宜采用分段檢測、匯總分析的方法。在嚴格安裝質量管理的基礎上,系統(tǒng)風管的檢測以總管和干管為主。當采用漏光法檢測系統(tǒng)的嚴密性時,低壓系統(tǒng)風管以每10m接縫,漏光點不大于2處,且100m接縫平均不大于16處為合格;中壓系統(tǒng)風管每10m接縫,漏光點不大于1處,且100m接縫平均不大于8處為合格。
A.1.5漏光檢測中對發(fā)現(xiàn)的條縫形漏光,應作密封處理。
A . 2測試裝置
A.2.1漏風量測試應采用經(jīng)檢驗合格的專用測量儀器,或采用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流量測量節(jié)流裝置》規(guī)定的計量元件搭設的測量裝置。
A.2.2漏風量測試裝置可采用風管式或風室式。風管式測試裝置采用孔板做計量元件;風室式測試裝置采用噴嘴做計量元件。
A.2.3漏風量測試裝置的風機,其風壓和風量應選擇分別大于被測定系統(tǒng)或設備的規(guī)定試驗壓力及最大允許漏風量的1.2倍。
A.2.4漏風量測試裝置試驗壓力的調節(jié),可采用調整風機轉速的方法,也可采用控制節(jié)流裝置開度的方法。漏風量值必須在系統(tǒng)經(jīng)調整后,保持穩(wěn)壓的條件下測得。
A.2.5漏風量測試裝置的壓差測定應采用微壓計,其最小讀數(shù)分格不應大于2.0Pa。
A.2.6風管式漏風量測試裝置:
1風管式漏風量測試裝置由風機、連接風管、測壓儀器、整流柵、節(jié)流器和標準孔板等組成(圖A.2.6-1)。
2本裝置采用角接取壓的標準孔板?装濡轮捣秶鸀0.22~0.7(β=d/D);孔板至前、后整流柵及整流柵外直管段距離,應分別符合大于10倍和5倍圓管直徑D的規(guī)定。
3本裝置的連接風管均為光滑圓管?装逯辽嫌2D范圍內其圓度允許偏差為0.3%;下游為2%。
4孔板與風管連接,其前端與管道軸線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孔板與風管同心度允許偏差為0.015D。
5在第一整流柵后,所有連接部分應該嚴密不漏。
6用下列公式計算漏風量:
(A.2.6)
Q——漏風量(m 3 /h);
ε——空氣流束膨脹系數(shù);
α——孔板的流量系數(shù);
A n ——孔板開口面積(┫);
ρ——空氣密度(kg/m 3 );
△P——孔板差壓(Pa).
7孔板的流量系數(shù)與β值的關系根據(jù)圖A.2.6-2確定,其適用范圍應滿足下列條件,在此范圍內,不計管道粗糙度對流量系數(shù)的影響。
105 0.05<β≤0.49
50mm雷諾數(shù)小于105時,則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流量測量節(jié)流裝置》求得流量系數(shù)α。
8孔板的空氣流束膨脹系數(shù)ε值可根據(jù)表A.2.6查得。
表A.2.6采用角接取壓標準孔流束膨脹系數(shù)ε值(k=1.4)
p2/p1
β4 1.0 0.98 0.96 0.94 0.92 0.90 0.85 0.80 0.75
0.08 1.0000 0.9930 0.9866 0.9803 0.9742 0.9681 0.9531 0.9381 0.9232
0.1 1.0000 0.9924 0.9854 0.9787 0.9720 0.9654 0.9491 0.9328 0.9166
0.2 1.0000 0.9918 0.9843 0.9770 0.9689 0.9627 0.9450 0.9275 0.9100
0.3 1.0000 0.9912 0.9831 0.9753 0.9676 0.9599 0.9410 0.9222 0.9034
注:1本表允許內插,不允許外延。
2 p2/p1為孔板后與孔板前的全壓值之比。
9當測試系統(tǒng)或設備負壓條件下的漏風量時,裝置連接應符合圖A.2.6-3的規(guī)定。
A.2.7風室式漏風量測試裝置:
1風室式漏風量測試裝置由風機、連接風管、測壓儀器、均流板、節(jié)流器、風室、隔板和噴嘴等組成,如圖A.2.7-1所示。
2測試裝置采用標準長勁噴嘴(圖A.2.7-2)。噴嘴必須按圖A.2.7-1的要求安裝在隔板上,數(shù)量可為單個或多個。兩個噴嘴之間的中心距離不得小于較大噴嘴喉部直徑的3倍;任一噴嘴中心到風室最近側壁的距離不得小于其噴嘴喉部直徑的1.5倍。
3風室的斷面面積不應小于被測定風量按斷面平均速度小于0.75m/s時的斷面積。風室內均流板(多孔板)安裝位置應符合圖A.2.7-1的規(guī)定。
4風室中噴嘴兩端的靜壓取壓接口,應為多個且均布于四壁。靜壓取壓接口至噴嘴隔板的距離不得大于最小噴嘴喉部直徑的1.5倍。然后,并聯(lián)成靜壓環(huán),再與測壓儀器相接。
5平共處采用本裝置測定漏風量時,通過噴嘴喉部的流速應控制在15~35m/s范圍內。
6本裝置要求風室中噴嘴隔板后的所有連接部分應嚴密不漏。
7用下列公式計算單個噴嘴風量:
(A.2.7-1)
多個噴嘴風量:Q=∑Qn(A.2.7-2)
式中Qn ——單個噴嘴漏風量(m 3 /h);
C d——噴嘴的流量系數(shù)(直徑127mm以上取0.99,小于127mm可按表A.2.7或圖A.7.3查。;
Ad ——噴嘴的喉部面積(┫)
△P——噴嘴前后的靜電壓(Pa).
表A.2.7噴嘴流量系數(shù)表
Re流量系數(shù)Cd Re流量系數(shù)C d Re流量系數(shù)C d Re流量系數(shù)C d
12000 0.950 40000 0.973 80000 0.983 200000 0.991
16000 0.956 50000 0.977 90000 0.984 250000 0.993
20000 0.961 60000 0.979 100000 0.985 300000 0.994
30000 0.969 70000 0.981 150000 0.989 350000 0.994
注:不計溫度系數(shù)。
8當測試系統(tǒng)或設備負壓條件下的漏風量時,裝置連接應符合圖A.2.7-4的規(guī)定。
A .3漏風量的測試
A.3.1正壓或負壓系統(tǒng)風管與設備的漏風量測試,分正壓試驗和負壓試驗兩類。一般可采用正壓條件下的測試來檢驗。
A.3.2系統(tǒng)漏風量測試可以整體或分段進行。測試時,被測系統(tǒng)的所有開口均應封閉,不應漏風。
A.3.3被測系統(tǒng)的漏風量超過設計和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時,應查出漏風部位(可用聽、摸、觀察、水或煙檢漏),做好標記;修補完工后,重新測試,直至合格。
A.3.4漏風量測定值一般應為規(guī)定測試壓力下的實測數(shù)值。特殊條件下,也可用相近或大于規(guī)定壓力下的測試代替,其漏風量可按下式換算:
Q 0 =Q(P 0 /P) 0.65 (A.3.4)
式中P0————規(guī)定試驗壓力,500Pa;
Q 0 ————規(guī)定試驗壓力下的漏風量{m 3 /(h •┫)};
P ——風管工作壓力(Pa);
Q ——工作壓力下的漏風量{m 3 /(h •┫)}